目前分類:歷史研究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面對華北危局蔣中正以「安內攘外」來應對,作者認為,「安內攘外」政策,是基於三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要擴大中央政府的統治基,全面收回統治權不完整的7省;第二個因素是要消滅反側,消滅共產黨;第三個因素是,迴避與日本作戰。戰前,日本是天皇體制,對天皇體制而言,絕對不能容許搞階級鬥爭的共產黨,它視共產黨為天敵。所以對蔣介石的反共政策,在東京的日本政府是樂觀其成的。

此外,作者還點出,「安內攘外」除了「忍耐待時」之外,還有「日蘇先戰」的戰略,作者特別提醒,在傳統思維中,我們認為日本的大陸政策就是侵略中國,可是很少人記得日本曾經趁蘇聯共產革命之際,佔領了西伯利亞4年。對日本來說,她的大陸政策包括西伯利亞,這個日本人知道,蘇聯不會不知道。中國是弱國,日本從沒有將中國放在眼裡。作者比對日方 1907年的〈國防方針〉,第一假想敵就是俄國,1918年、1923年、1936年,假想敵順位調整為美、蘇、中(1936 年再加入英),戰略目標為南北並進,陸軍仍以對蘇作戰為目標。

達夫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城殺妻案

張靈甫曾經槍殺過他的第二任妻子吳海蘭,這件事很出名,早在當年就已經是74軍內有名的小道消息,就是後來和張靈甫結婚的張夫人都曾聽說過這件事。而傳言中槍殺的理由則是吃醋。對於這件事,張夫人後來曾經分別向張靈甫本人和張靈甫的老友兼老部下劉光宇求證。

達夫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靈甫是國民革命忠烈祠的烈士第一人,他是國民革命軍的傳奇部隊--整編74師(前身國民革命軍第74軍)的師長,整編74師是抗戰勝利之後的國民革命軍的五大王牌軍之首,其它四支部隊分別是孫立人的新編第1軍、廖耀湘的新編第6軍、邱清泉的第5軍和胡璉的整編11師(前身國民革命軍第18軍)。而整編74師名列五大王牌軍之首,更證明其戰鬥能力之強,是名副其實的全國最強部隊。

自其成立後幾乎參與了抗日戰爭華中地區的重要戰役,以其頑強的戰鬥意志與戰果被譽為「抗日鐵軍」,而在抗戰勝利後一直守護著當時的首都南京,因此又有「御林軍」之稱,當時流傳著有一句話:「有10個整74師就可以統一全中國!」然而,整74師卻在之後的內戰當中,於1947年5月16日覆滅於孟良崮。而中共在戰後出於宣傳的需要,不斷的誇耀自己的戰功、吹噓自己將領是如何的優秀,自己的部隊是何等的出色。對被殲滅的整編74師則是不斷的詆毀、扭曲,而對師長張靈甫本人,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抹黑、醜化、汙衊。而作者霍安治本書則還原了當時整編74師的樣貌,以及張靈甫師長真實的姿態,透過這本書,我不僅消除了先前對整編74師的疑惑,更對這一支部隊,尤其是他們的師長,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甚至因此更加佩服張靈甫師長。

達夫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的作者黃自進之所以撰寫這本書,是因為對他而言,在研究他個人的專業近代中日關係史上,蔣中正在這方面十分具有代表性,因為他認為中日兩國自1873年簽訂《中日修好條規》的這一百餘年來,蔣中正可以說是最以兩國親善為念,並篤志勵行的政治人物的代表。蔣中正在19歲到28歲間的9年歲月裡,其中有6年是在日本學習、工作、生活,日本是佔了他青春歲月近2/3的異鄉,在他此後的人生軌跡裡,烙下了什麼樣的影響?而這樣的經歷,對他往後日本觀的形成,以及對日政策的擬定,有何具體影響?如果能夠藉由研究蔣中正,為近代中日關係史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視野,為雙方史學界培養共識,讓民族間的和解,得以搭建起溝通的平台,這影響是相當深遠的,因此,作者的這個構想,造就了這本書的誕生,本書的內容扣除前言和結論一共分成6大章節,分別是:

第一章 人格形成與日本:學習、認識、借助的三部曲

達夫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