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靈甫是國民革命忠烈祠的烈士第一人,他是國民革命軍的傳奇部隊--整編74師(前身國民革命軍第74軍)的師長,整編74師是抗戰勝利之後的國民革命軍的五大王牌軍之首,其它四支部隊分別是孫立人的新編第1軍、廖耀湘的新編第6軍、邱清泉的第5軍和胡璉的整編11師(前身國民革命軍第18軍)。而整編74師名列五大王牌軍之首,更證明其戰鬥能力之強,是名副其實的全國最強部隊。

自其成立後幾乎參與了抗日戰爭華中地區的重要戰役,以其頑強的戰鬥意志與戰果被譽為「抗日鐵軍」,而在抗戰勝利後一直守護著當時的首都南京,因此又有「御林軍」之稱,當時流傳著有一句話:「有10個整74師就可以統一全中國!」然而,整74師卻在之後的內戰當中,於1947年5月16日覆滅於孟良崮。而中共在戰後出於宣傳的需要,不斷的誇耀自己的戰功、吹噓自己將領是如何的優秀,自己的部隊是何等的出色。對被殲滅的整編74師則是不斷的詆毀、扭曲,而對師長張靈甫本人,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抹黑、醜化、汙衊。而作者霍安治本書則還原了當時整編74師的樣貌,以及張靈甫師長真實的姿態,透過這本書,我不僅消除了先前對整編74師的疑惑,更對這一支部隊,尤其是他們的師長,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甚至因此更加佩服張靈甫師長。

以下我整理了幾個我因為本書而解答的疑惑,同時也加入了我個人的看法:

孟良崮戰役

一、國軍在孟良崮上之兵力:

原本,這應該不是個問題,因為老共是有給我們一個數字。按照老共公布的官方說法,在孟良崮國軍陣亡13000人,被俘19676人,總和是32676人,這也是目前最常見到的說法。

只不過,這個數字,很有問題。

 而作者霍安治判斷整74師進入孟良崮的兵力,大約為25000人左右,也就是相當於整編後的整74師滿員狀態,但在這點上,在下在看完書後,與作者的意見略有不同。不過要探討孟良崮上整74師的實有兵力之前,必須先把下面幾種情況考慮進去,才能進一步分析整74師究竟有多少人參加了孟良崮會戰。

1.整編後的整74師:3旅6團制。

 抗戰勝利的興奮過去後,蔣中正很快就面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財政壓力。在抗戰中中國被打成了一個爛攤子,各地殘破不堪,為求休養生息,於是蔣中正在1945年年底下令豁免全國田賦繳交三年,各縣抗戰時的積欠也不用補繳。然而,這樣造成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這樣要怎麼養兵?

原本國府就已經快要養不起這批大軍了,現在少了這些錢糧入帳,更加養不起現有的4750000的大軍。養不起就只能裁,因此,抗戰結束後,蔣中正隨即開始了整軍、裁軍與復員的工作。(另外,整編也是搭配著國共和談而進行)

大陸那邊的資料常說國軍整編只是換了一個名稱,各部隊實力未損。但事實上,光是看到上面蔣中正的豁免錢糧行為,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他養不起。

按照《戡亂戰史》的紀錄,在兩期的整編中(原本還有第三期,不過看起來因為內戰全面開打,所以應該沒有實施),國軍一共把正規軍裁掉650000人左右,非正規軍--游擊隊之類--裁去500000人。也就是說,蔣中正自己砍去了1000000以上的兵力,佔國府戰後帳面總兵力1/4以上。(國府做別的事效率不高,但這件事的效率不得不說還真是高...)

大陸方面常說的另一件事是蔣中正藉整編消滅雜牌,擴充自己的實力。前半段可能是真的,但後半段卻是百分之百的錯誤。因為整編中蔣中正的嫡系並未倖免,一樣被砍。就以整74師為例,在整編後,每個師都裁去了一個團,而軍、師的直屬部隊更是被砍去2/3的人力,換言之,74軍在整編中足足裁掉了1/3以上的兵力。整編後的整74師變成3旅6團制,即師轄三旅,旅轄兩團,總兵力大約25000多人。純就位階而論,整編師=抗戰時的軍,整編旅=抗戰時的師。

但以人數來看,在滿員的情形下則差很多,抗戰時的兵力數量在編制上強多了,就當時的74軍為例,當時的74是攻擊軍編制,總兵力達到45000人,享有優先補給以及優質兵源補充之優勢。可以說整編後唯一的優點是,原有的吃空缺情形被壓到最低,但實質上部隊整體的戰力在兵力減少的情況下還是跟著下降了,且旅只轄兩團也使用慣了三團制的高階指揮官非常不適應,這也是後來整74師會要求再擴編回3旅9團制的主要原因。整編另外還造成兩個嚴重問題:國軍軍官士氣的低落,以及共軍乘機大肆吸收被裁去的士官兵擴張兵力,這都對國共內戰的勝負有很大的影響。

2.內戰前期(民國35年中開始至民國36年年中)國軍整補兵力之困難:

 第二個影響整74師兵力的因素,就是內戰前期國軍在補充士兵上的困難。抗戰勝利後,國府大力推動裁軍復員,或許是因為不認為會有大規模戰事發生,因此原有的徵兵機構紛紛被裁撤或停止運作,而僅以有限度的募兵來作為補充兵源。在內戰還沒全面開打時,這問題還不顯著,但自1946年7月全面開戰後,隨著日益龐大的兵力死傷,國府才驚覺問題的嚴重程度,開始重新規劃徵兵制度運作,但一直到1947年下半年,進入動員戡亂時期,轉入戰時體制後,徵兵制度才算是真正恢復,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軍的補充困難,而在這之前,前線的國軍一直苦於兵力補充的問題。

書中舉了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整83師整19旅第57團。該團在1946年7月13日的宣家堡攻防中遭到粟裕以絕對優勢兵力重創,三個營有兩個垮了,只有第一營還算完整。戰後隨即進行重建,但重建得非常不順利,到孟良崮會戰時(1947年5月上旬),該團在帳面上兵力算是勉強補完了,但是實質上,只有第二營是勉強用募來的士兵補滿,第三營則是靠收編的偽軍縮編後予以充數。換言之,過了整整10個月,才勉強整補起一個營的新兵,且訓練程度非常差,離宣家堡戰前的水準很遠。

而整83師的前身是100軍,本身是有份接受美械的部隊(半美械),且身為王耀武系統的第二個軍,其補充順序在 國軍中絕對是名列前茅的。連整83師都這麼難補充士兵,則當時國軍在補充士兵上的困難程度,即可想而知。相對的,共軍在強力的黨組織運作下,從根據地內可以快速的抽出足額壯丁補入部隊內,加以野戰軍---地方軍區---民兵武裝制度的建立、以及同化國軍戰俘能力之強悍,這使得共軍即使遭到國軍重創,也可以比國軍快得多的速度將人數補回來。

3.整74師的實際參戰兵力變因:

(1)會戰前整74師之死傷人數:

 整74師在1947年5月以前,歷經淮陰、兩次漣水和魯南攻勢,根據書中引用的資料顯示,死傷人數達到4000多人。當然一定會有補充,但是參照2.的情況,即使整74師的補充順位必然是最高優先,這4000多人的缺口是否能趕在孟良崮戰前全數補足,在下仍深表懷疑,尤其是整74師同時還在進行擴編三個新兵團的作業。換句話說,整74師的兵力數量缺口不只是這4000多人而已,實際上是4000多人+三個新兵團,是超過10000人的數量,如此龐大的規模使整74師在孟良崮戰前達到滿編的可能性,變得非常的低...

(2)會戰前整74師擴編為3旅9團制:

1947年4月,國防部同意將整74師恢復3旅9團制,也就是將整編時裁撤掉的三個團(153、169、173團)擴編回來。而由於徵兵尚未恢復,當然也不會有什麼新兵訓練中心幫你訓練,募來的士兵真正的作戰技能還是得靠各部隊自己親手訓練。因此,這三個新兵團的教官,也自然必須從整74師裡提供。

換句話說,除中高階軍官不必提供外,整74師必須從現有部隊中,抽出部分   有作戰經驗的士兵和士官來對這三個新兵團進行訓練,當然這些人(考量到三個團的規模,抽出來當教官的幹部和士兵當有數百人)也就不可能跟著整74師進入孟良崮。

(3)會戰時整74師直屬輜重團(即人力輸送團)之動向:

張靈甫在進入山區的時候,將師直屬輜重團(即人力輸送團)帶著大部分重  裝備(如105mm榴砲及大量的工兵裝備)及彈藥留在垛莊,原因是因為孟良崮  那一帶的山中道路狀況實在太差,儘管已經修築了便道,依然無法運行這些笨重的傢伙,所以最後整74師是只帶著山砲和迫砲及少量彈藥進入山區的。

之後,共軍六縱逼近。負責留守垛莊的輜重團團長黃政在知道共軍接近後,   做了一項處置:他下令由團附帶著全團的車輛馬匹退回臨沂,僅僅只留下六個實兵連防守垛莊。所以輜重團的大多數人(撤回臨沂者),因為黃政的這道命令,而倖免於參與孟良崮的戰鬥。後來這留守的六個連與共軍苦戰,在兵力不敵的情況下突圍,退向整58旅,之後奉張靈甫命令,先作為整58旅的預備隊,之後又轉成師部警衛部隊,直到最後。

而綜合黃政以及他部下輜重團第一連連長李懷勝的回憶,突圍成功的人數大  約有200人,為原先防守兵力的一半,所以從這裡可以推定,輜重團留下防守   垛莊的兵力,大約為400餘人。而輜重團在之前的作戰中沒有什麼損失,儘管  非實兵單位,人數應較一般的團要少,但至少也該有2000人以上。因此,我們  在這裡可以大概推測,撤回臨沂的人數,應該有1600人以上。

(4)173團是否有參戰?

這是一個很大的疑問,作者提供的說法兩者皆有,而他顯然也難以斷定何者   是對的。說沒參戰的最有力證據是邱維達的回憶,他在孟良崮戰後受命去辦理整74師的善後並重建整74師,照他的回憶,三個新兵團(153、169、173)皆未參戰,日後結合從孟良崮逃出來的整74師官兵(突圍或脫逃),再加上傷癒歸隊者,構成重建整74師的骨幹。

而蔣中正在戰後發表的訓詞也是說整74師為六團制師,這也是一個佐證;但作者卻有發現有文件說173團有參戰,因此現在只能斷定153和169團沒有參戰留在臨沂整訓,至於173團是否有參戰,這依然是個未解的問題。這些因素都討論完了,那現在則可以開始分析實際進入孟良崮的整74師兵力,由於缺乏精確的數字,在下決定綜合考量上面所列各種因素後,訂出整74師可能參戰的兵力數範圍:

兵力上限:(指整74師處於滿編狀態,且173團有參戰)

整編後兵力+173團-戰前死傷人數-留訓教官人數-撤回臨沂的輜重團人員:25000多人+3000人(一個團應該是2700,籠統算3000人)-0(設定滿編,故戰前死傷為零)-數百-1600人以上≒26000多人左右

兵力下限:(指整74師戰前損失的兵力完全未補充,且173團未參戰)整編後兵力+173團-戰前死傷人數-留訓教官人數-撤回臨沂的輜重團人員:25000多人+0-4000多人-數百-1600人以上≒19000人左右所以,可以得出,整74師有在孟良崮參戰的兵力範圍,為:19000~26000多之間。

 這裡面最大的兩個變數,就是兵力補充情況和173團是否參戰。而在下人傾向認為,兵力必有補充,但是補充程度該很有限,何況同時還要填滿三個新兵團的空額; 而173團,在下是傾向認定沒有參戰,因為邱維達作為戰後重建整74師的負責人,他的回憶在這點上有最高的權威性,再者,這麼短的時間內(從民國36年4 月核准至5月初,僅一個月左右),173團應該還來不及整訓完成。因此,除非張靈甫是打算讓173團作為補充團使用,否則在下以為173團參戰的可能性不高。是故,在下個人猜測,整74師在孟良崮上的兵力,也許是:25000多人+0-1000(假設補回大部分兵力)-數百-1600人以上≒23000多人左右

 但不管那個數字最接近事實,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

就算用兵力上限來算,整74師最多也就只有26000多人參戰而已,怎麼可能會有32676人呢?這中間可是足足有6000多人的缺口啊!更不用說如果是兵力下限的話,那缺口更高達13000人!

所以,答案應該很清楚了,除非中共可以證明張靈甫會「灑石成兵」(孟良崮上沒有豆子)的法術,否則答案也就只有一個:32676這個數字(包括粟裕回憶錄、大陸的各種官版戰史、軍史都是給這個數字),是共產黨的亂編的。

當然,中共那邊也是有比較可信的數字,作者藉由其大陸朋友的協助,找到了《孟良崮戰役資料選》裡面附錄的民國36年6月4日的人民日報,上面也是寫 32000多人,但有註明這是包含其他參戰國軍各部(比如整25、整11、整83、整64、第7軍、第5軍、整48師...等約6000多人)的損失,因此扣除後這6000餘人後,整74師大約是26000人上下;另外又找到國軍第一兵團的戰後總結報告,裡面指整74師損失為25323人,這兩個數字顯然就合理多了,至少還在整74師的兵力範圍之內。只是,看來這兩個數字顯然不夠政治正確,所以大陸方面的出版物中,似乎鮮少有人採用。

另外,也有說法說那32676的數字是包括整83師整19旅第57團的損失。該團原本是在垛莊附近的老貓窩掩護垛莊,後來遭到共軍8縱的攻擊,被擊破第2和第3營(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新兵營和縮編的偽軍營),團長羅文浪率部(即第一營和另兩營殘部)退出老貓窩後,沒有向整83師靠攏,而是衝入包圍圈內向張靈甫 報到,後來就跟著整74師被圍至覆沒,這算是整74師在會戰過程中唯一真正會合到的援軍。

至於羅文浪沒有靠向整83師,反而衝入包圍圈,照羅文浪自己的說法是他知道李天霞可能會犧牲他來擺脫自己責任,不過作者推測可能也有出於對張靈甫的義氣在,因羅文浪曾是張靈甫的部下,和張靈甫甚有交情。扯遠了,不過就算以兵力上限加入57團來算,也還是沒到32676,所以這數字仍有問題。

二、共軍直接參與圍攻孟良崮的五個縱隊(1、4、6、8、9)之損失質疑:

其實中共也有給我們數字,照中共官方說法,華野參戰部隊陣亡2043人、其他減員846人、負傷9300人,合計12189人傷亡。換言之,每一個縱隊平均陣亡578人,負傷1860人,平均傷亡2438人。但如同中共宣稱的整74師兵力數字一樣,這數字...,恐怕很有問題。不過在下看不到中共的檔案,所以也無法像對整74師一樣給個具體的數字範圍,只能從一些資料來推測中共這數字恐怕縮水不少。

1. 根據金治(會戰時在華野司令部當參謀)的回憶:在 5/15的上午,參戰各縱隊指揮官已經因為外圍國軍的逐漸靠近,和攻擊整74師時產生的慘烈傷亡,而出現決心動搖的情況,有人建議後撤整頓後再行攻擊(沒有指明是誰提出的,不過參考死傷最重大概是1縱和9縱,1縱是因為一邊攻擊孟良崮,另一邊還被整25師猛攻;9縱則是最早和整74師交戰,打得最久,又一直擔任主攻,且後面《突擊》也特別提到陳毅去電激勵他們兩人,所以在下以為提出者是1縱司令官的葉飛或9縱司令官的許世友的機率最大)。

但陳毅在和其他人(應該是粟裕和陳士渠,前者為副司令及會戰的實際指揮官,後者為華野參謀長)討論後,決定繼續圍攻,一定要搶在國軍援軍抵達前消滅整74 師。因此他去電5個縱隊,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15日下午1時的總攻裡解決整74師(但還是沒有解決,按照《突擊》上的資料,粟裕在15日組織了起碼三次以上的大規模總攻,但即使在缺水少彈沒工事的情況下,整74師以其驚人的素質和意志,靠著肉搏戰和手榴彈應事撐過了這一天),並說「如果功敗垂成,我們就要過黃河打游擊了……我(陳毅)是野戰軍司令,又是山東軍區司令,戰後兵員的補充,你們部傷亡一千,補充一千;傷亡兩千,補充兩千,絕不少補一個……」。

2.《突擊》提到的陳毅說法(據說是5/15日晚上22時,指明找葉飛和許世友說的)更直接:

「你們要不惜代價儘快拿下孟良崮,那怕拼掉兩個縱隊,也要完成任務!」、「蔣介石拼死和我們決戰,把我們反包圍了,情況十分嚴重。現在成敗在此一舉,要不惜一 切代價吃掉74師,拿下孟良崮。你們打掉一千,我給你們補一千,打掉兩千,我給你們補兩千,那怕縱隊打光了,只要把敵人消滅也在所不惜。我給你們補充,恢復你們的番號。誰攻上孟良崮,誰就是英雄!現在只有衝鋒,後退就是死亡!」

3. 許世友在5/16凌晨一時的猛攻開始前,下令9縱和4縱(4縱暫時歸他指揮)把後面的機關人員補入前線部隊,並回憶:「我對25師師長蕭鏡海同志說,你們師長當團長、團長當營長、營長當連長,帶頭衝。幹部身先士卒,給部隊極大鼓舞。有些單位建制被打亂了,有的連隊只剩下十多個人...」

4. 王必成的6縱是最後在16日下午二時對孟良崮主峰發動總攻擊的部隊。而他發動時因為死傷過重,已經被迫用上最後的預備隊--6縱直屬的特務團,來發動攻勢,這說明了除了在西邊阻擊國軍整9師和整65師的共軍6縱第16師三個團,以及在東南邊負責監視整83師的一個團外,其他兩個師(17和18師)的五個團能抽調的兵力很有可能都已經遭到重創,所以才會把縱隊直屬的特務團都投入。

5. 當然,最明確的證據,還是要推這個有名的故事,也就是 1縱負責阻擊國軍整25師進援的傳奇故事。5/15當時,黃百韜為了以最快速度衝入孟良崮,指揮整25師參戰的4個團硬衝1縱的阻擊陣地,結果1縱負責阻擊的3個團死傷慘重,據說負責指揮的一師師長廖政國手上只剩下幾個警衛員,再無其他預備隊可用。就在陣地要被國軍突破的時候,正好4縱28團的一個營經過這裡,要去參加孟良崮主峰的戰鬥,結果就被廖政國攔下,轉用在這裡,成功擋住了整25師的進擊,拖過了這一天。

而這個故事,有葉飛的回憶加以背書:「敵人(整25師)遺屍滿地,還是整群整團地向我陣地上擁,砲火沒有間歇,部隊不分隊形。那才是敵人污衊我軍地羊群戰術、人海戰術哩……我阻擊部隊傷亡殆盡, 下午4時,界牌又被敵人佔領。隨後我天馬山、復浮山、蛤蟆崗全線告急,敵人已攻上天馬山的山腰,接著部隊與指揮所失去聯繫。」這樣來看,那這三個負責阻擊的團,應該都已經被打殘了。

這五個縱隊,都是當時華野的主力縱隊,特別是1縱和6縱更是新四軍時期就出名的主力,每個縱隊都下轄三個師,師轄三個團,再加上縱隊直屬部隊,也就是每個縱隊都有10個團以上的兵力,滿編的話應不少於30000人(1縱還有獨立師的編制,可能兵力還不只10個團)。

結果平均2438人,還不到縱隊全兵力的一成的死傷,會讓葉飛、許世友這些戰場經驗豐富的人想要停止攻擊、決心動搖?會讓陳毅說出「縱隊打光也在所不惜」的話?會讓王必成不得不動用最後的預備隊?

以及最明顯的是,如果5.的故事是真的,那至少1縱負責阻擊的那三個團應該全被打殘了,那意味著光是1縱的損失(指阻擊整25師和參與進攻孟良崮的合計死傷)就大概至少相當於三個平均值以上,而6縱和9縱由於擔任對孟良崮的主攻,其損失也不輕,除非死傷可能稍微小一些的4縱、8縱完全不死不傷(問題是不可能),否則超過中共給的數字,應該是必然的事情。

因此,在下以為,中共的這個數字,應該也是亂編的,實際數字只怕要大得多(不過多出來的數字應該是傷多於死,因為整74師打到後來沒有彈藥,幾乎都在和共軍拼肉搏,這樣造成共軍的損失,應該多是傷者而少死者),據我的估計,華東野戰軍的傷亡應該在50000多人左右,但即便把傷亡提高到整74師全軍的3倍,也一點都不過分。

三、張靈甫的死亡方式:

張靈甫的死亡方式,也是有眾多流言流傳。有說自殺的,也有說是被擊斃的,還有說是被俘後被槍殺的,其實張靈甫的死亡方式,本來也不該有任何問題,因為對這件事有最高發言權的原整74師的官兵的回憶都很一致:自殺。

更具體一點的說,是他下令部下對他開槍。這是有親眼目睹張靈甫自殺的楊占春向張夫人的報告;負責指揮師指揮所山洞警衛部隊,聽到槍聲從洞外奔入的輜重團輜一連連長李懷勝;以及在山洞外附近的陣地上聽到跑出來的人哭著報告的黃政與陳連伍等人都一致說法。裡面陳連伍的說法更指出,當張靈甫死的時後,陳連伍人在據山洞200公尺外的陣地上,又過了一陣子,他才被俘。換言之當張靈甫死時,共軍尚未攻到師指揮所的山洞之前,因此可以斷定,除自殺以外的其他說法,通通都不可能。那為何會出現其他各種說法呢?原因是中共出於宣傳的需要,以及更重要的:私人的仇恨。

雖然對現代的我們而言,自殺、被擊斃或被俘後殺死,意義未必差很多,但對那個時代來說,他們仍是認為有差異,自殺相對來說被認為是較為有尊嚴,或更能顯示自己不屈於敵意志的死法。因此中共那邊出於宣傳、貶低的需要,中共也會傾向張靈甫死於後兩種死法,而非自殺。

但嚴格來說,宣傳的需要也不是真正的主因。內戰時國府戰敗自殺高階軍官仍有不少,但除張靈甫外,對其他人老共似乎就比較少提出各種死亡方式的流言。因此,對張靈甫個人的怨念,更能解釋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曾經擔任4縱司令官陶勇的醫生的盛政權的回憶,對於華野指揮階層對張靈甫的怨念,有很好的記錄。

據其回憶,當前線打電話回4縱司令部報告戰俘告知張靈甫自殺時,陶勇憤怒的掛了電話,隨後他就親自衝去看張靈甫的遺體,並讓盛政權給張靈甫驗屍,當盛政權報告張靈甫頭部無傷(還加了一句國軍高級將領自殺多用手槍射擊太陽穴的說法),是死在胸口的兩處槍傷,所以不是自殺而是被擊斃時,陶勇隨即變得很高興。後來去看的6縱司令王必成也是如此。

在這邊作者諷刺了一下陶勇:「只是陶勇的判斷過於主觀,不值採信。難道軍人自殺還有必須以手槍射擊太陽穴的規定?」

而前面提到的整74師輜重團團長黃政,在他的回憶裡,更是明確的指出了共軍的幹部裡,是有人知道張靈甫是死於自殺而非擊斃。既然幹部有人知道,沒理由不報上去,所以再配上盛政權的回憶,足可證明其實華野高層是知道張靈甫死於自殺的,只是他們一方面出於宣傳,更重要的是要發洩自己之前被張靈甫趕出江蘇省的仇恨 (指共軍在兩淮和漣水的失敗,這使得共軍最後被迫放棄整個江蘇省。當然仗並非只有張靈甫一個人打,但整74師作為裡面戰功最顯赫,威名最大,且給共軍造成大量死傷的部隊,也因此而被華野切齒仇恨),所以就很沒品的無視事實,硬指張靈甫是被擊斃的,進而衍生出各式各樣的說法。

因為定位張靈甫被擊斃,所以就必須要有人出面領取這一「功勞」,所以到最後就出現了6縱特務團副團長何鳳山擊斃張靈甫的說法,儘管何鳳山本人並不喜歡這份「功勞」,並在 1989年發表文章表示他自己並沒有目睹張靈甫死亡情境,明確撇清自己並沒有做擊斃張靈甫這件事,比起陶勇、王必成這些人,在下以為,這位何鳳山的品德高出許多。

不過陶、王兩人倒也不是最沒有品德的,等而下之的傢伙大有人在,一直到2004年的時候,大陸還有一個老頭藉著杜撰一個故事來宣稱自己擊斃張靈甫以謀求出名,比起這種消費死者的人,那陶勇、王必成似乎格調還是高了一點....

四、其他常見流言:

(一)黃百韜是否有認真救援?

外圍救援張靈甫的國軍各部中,李天霞是在打混摸魚這點可說是公認,但黃百韜是否有認真救援則還頗有爭議,在下看到好些說法說黃百韜也只是在裝樣子,並沒有認真救援,而理由是:

1.黃百韜一向作戰會保留實力

2.引用原國軍整9師師長王凌雲的說法,指黃百韜只用了1/3的兵力在作戰。

其實這看上面老共那邊的說法,就可以推翻這些論點了。如果黃百韜沒有認真救援,1縱的阻援部隊怎麼會打到要靠路過的一個營才支撐下來,葉飛的回憶和廖政國的這個傳奇故事,正說明了黃百韜是有認真的去救援,畢竟他們沒有理由替黃百韜辯解。

至於上述的1.,如果黃百韜作戰一向保留實力,那他大概也撈不到那枚在豫東戰役得到的青天白日勳章了,所以這點可說不值一提;至於2.,則要看當時黃百韜當時所處的地形,因黃百韜的辯解是地形限制,他無法把兵力全部展開。

那麼何者為真呢?作者指出,可以從整9師後來的行動看出,整9師在抵達北桃墟後(黃百韜的整25師由此向1縱阻擊部隊發起攻擊),又繼續沿臨(沂)蒙(陰) 公路前進,意圖找別的路進入孟良崮,不過遭到6縱16師的一部側擊,所以進展也很緩慢,不過最後還是給他找到路,因此抵達孟良崮的國軍,第一個是整25 師,第二個就是整9師。

如果黃百韜是為了保留實力,那就意味著整個正面還有空間可以展開部隊,那麼王凌雲便不該帶部隊去另外找路,因為黃百韜當時的路線已經是他那個方向到孟良崮最短的距離,也就是黃百韜是走直線救援的路線,只要能衝破1縱的阻擊,則絕對比另外找路迂迴前往孟良崮要快。因此,王凌雲自己沒有留下展開部隊,反而另外找路的行為,可以說正說明了黃百韜應該沒有說假話,之所以只用1/3的兵力在前衝鋒,是因為地形的限制,而非保留實力。

因此,在下也認為,在救援行動上,黃百韜基本上是對得起張靈甫的,他的作為已經稱得上是盡力了。只是地形限制了他的兵力展開。事實上,如果今天整83師和整25師位置對調,是由黃百韜而非李天霞負責掩護張靈甫的右翼,保護垛莊的話,那在下以為,今天歷史應該就會改寫...

(二) 葉飛(1縱)在5/13黃昏之穿插

這次另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常被用來證明張靈甫當時是多麼的驕橫。故事內容大致上是說(以《突擊》上的記載為準):

5/13 黃昏,葉飛親率1縱2師去截斷整74師和整25師的聯繫,在穿插過程中遇上正在往孟良崮收縮的整74師,共軍在山下,國軍在山上,結果因為黃昏能見度很低,整74師以為下面的是整25師,沒有懷疑,據說張靈甫還指著2師的行軍隊列笑著說整25師行軍大有長進,而葉飛則嚴令部隊繼續前進,於是成功截斷整 74師和整25師的聯繫。看起來好像很驚險,張靈甫也似乎很驕橫,但是再去看資料後,在下以為,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很有問題,有可能是老共亂編出來的故事。在下的理由如下:

1.張靈甫向後收縮是在5/14早上的事,在那之前他仍然保持在攻勢的狀態,那麼,在13日黃昏時的葉飛又怎麼可能會遇上「正向孟良崮收縮的整74師」呢?

2. 從毛森的回憶,我們可以知道張靈甫非常反對讓整74師進入山區,不僅顧慮很可能會被圍攻,而且進入過程也很謹慎,既然如此,那這樣輕忽大意就不符合張靈甫當時該有的心境。尤其是,張靈甫在12日時已經確定他的當面是共軍9縱,而右翼有出現共軍大部隊活動(即8縱),這種情況下,他絕對會更加謹慎,而不可能只會笑兩句就擱著不管。

3.誤判是整25師不是不可能,但是既然認為是友軍,那整74師理應會派人去聯繫一下,並確認彼此的情報,反過來說,就算整74師沒做,整25師也該派人過來才對,結果兩邊均沒有,這完全不合理。

4.最重要的是,按照當時相對地理位置來看,這幾乎不可能發生:

概略圖:

                                            1縱

                                                                                                整74師

                                   整25師

北桃墟

整25師如果有部隊遇到整74師,行軍方向應該是→或↗,而1縱目標是截斷整25與整74師的聯絡,所以行軍方向應該是←↙↓↘這四種,不管怎樣,1縱的行軍方向和整25師應該出現的行軍方向差很多,除非張靈甫是個連左右都不分的路痴,否則實在不太可能會沒注意到這點。但問題是不可能,因為張夫人親口證實張靈甫是一個時時刻刻都盯著地圖的人。

因此在下認為,這個故事,應該並非事實而是編造出來的。其用意,應該是用來渲染張靈甫的驕橫與葉飛的機警勇敢,假如確是如此,那麼又可進一步推論,這故事不無可能是由1縱那裡跑出來的,因為他們是受益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達夫南 的頭像
    達夫南

    在月桂樹下守候

    達夫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